发布日期:2025-08-05 01:06 点击次数:57
如今28圈平台,王书保经常和儿子王振忠一起
龙门国际“潭门变了,该回来看看”
他的祖父和父亲的航迹曾遍布南海
航海四十余年后
为一批又一批访客讲解
“当年更路簿带着我平安回家,现在我希望有更多人了解它,了解我们的南海故事。”
王书保是国家级非遗
现在又带着他们回到这里
设计:胡秋思
而父亲王书保最担心的
他返乡后发现昔日渔港正在转型
馆长兼讲解员王振忠
在文明的星河中,总有人替我们连线古今。他们俯身于斑驳的青铜器前,跋涉在绝壁的山路上,用体温焐热发黄的纸页,将风浪里的记忆化作永恒的坐标。这些“守宝人”也许不能青史留名,却用平凡的努力拉近了我们与历史的距离。他们以生命丈量文明的刻度,用孤独对抗遗忘的洪流。每一次修补都是向时间倾诉的故事,每一次守望都是对未来许下的承诺。让我们走近这些“守宝人”,聆听文物背后最动人的心跳。
祖辈的胆魄记在心里
接到爷爷的电话
“路”指罗盘的针路,即航向
王书保把罗盘和簿册
这就是它的意义
王振忠说28圈平台
却是《更路簿》无人再读
记者:张丽芸、程婷婷
【编者按】
港口边有一座更路簿博物馆
脸上是掩不住的欣慰
父亲的心愿有了回音
一本更路簿,两代守宝人
儿子的未来有了方向
俗称“更路簿”或“更路传”
祖述有自,记载成册
源于一次“回家”
曾经带着他们出海
更路簿是每位船长前往南海必备的航海指南
馆不大,但能让更多人把南海的经纬
博物馆的诞生
“南海航道更路经”传承人
王振忠出生在一个船长之家
在海南省琼海市的千年渔港潭门港
他在馆内珍藏着家族传承的更路簿
“你把它摆到岸上,让年轻人听得懂、看得见”
编辑:方欣
2012年,在北京玩音乐的王振忠
开馆后,更路簿博物馆迎来无数游客
经父子之口诉说千年故事
“更”指航行里程
被郑重陈列在崭新的更路簿博物馆正中
于是,王振忠开始建馆、布展、做讲解
“南海航道更路经”
是琼海市级更路簿传承人
那本最重要的《更路簿》
罗盘、老地图、海捞瓷等老物件
2008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
罗盘的指针,泛黄的册页
交到儿子王振忠手里
那本古旧的小册子28圈平台